2007-06-24

引言3:「觀察」的目的

三、「觀察」的目的

  「為了瞭解我們自己,來自於他者的論述,都是我們應該熱切去聆聽的。」一位英國人類學家

  「看先於語言,小孩子在會說話之前就已先會看與辨識。但是,看也在另外意義上先於語言。正因為看使我們可以在週遭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位置。」《看的方法》(註7)

  Body-watcher所觀察的是各式各樣的人,他是想藉由此種的學習了解人類的行為⋯。他實地觀察人類的行為,他的實驗室無所不在-車站、超級市場、機場、街角、晚宴會上、足球場等。有人就有活動,有活動就有值得Body-watcher學習的地方,最後的目標是-了解自己。(寬容他人)
Desmond Morris;郭軒盈譯《人類行為MANWATCHING由行為語言了解人類·原序》桂冠圖書;1989;p10。

  講到「目的」,則我們必然知道,在這目的之先一定會有一個動機。
  在這裡,我先述說一個浪漫的故事。

  那一年,暮秋的黃昏,最後的一片枯葉即將掉落,景象一片蕭瑟,在一棟紅磚紅瓦洋房的教室裡,所有的學生都下課了,只剩下一個年輕帶著靈氣的女孩,坐在窗口。懷裡抱著一本書,她在等待著,等待著一個男孩-一個會在她窗口停留的男孩-從拱形走廊的另一端走來。
  踩著薄暮,餘暉暖暖,男孩翩然的來到了窗前,女孩的臉上露出一抹恬淡的笑容,起立向前欠個身,接著,將懷裡詩集遞了過去。
  「請為我讀一首詩,好嗎?!」女孩說:
  他接過詩集,恣意的將書頁翻開,隨即,又將它合了起來。
  優雅的詩句,彷彿MozartG大調弦樂小夜曲的第二樂章,行板浪漫:

  「你微微笑著,不對我說甚麼,
  為了這一刻,我已長久等候。」
 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
 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. (註8)

  「怎麼知道的?」女孩問:
  「因為它一直存在我心中。」男孩說:
  女孩低下了頭、闔上雙眼,眼角珍珠似的淚珠如流星般地劃過腮邊。
  驀然間,一切都消失的無影無蹤。只剩下
  
  空空蕩蕩的教室和最後的一絲斜陽。

  小小的詩集,遺落在窗前

  風 輕輕的翻開了書頁
 
  其實 書頁裡 一個字也沒有  -〈關於這幅畫〉-


  被關懷、被了解、被愛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一份積極的渴望,這渴望如心海中的明燈,指引了我們觀察的方向,當我們越知道自己「被了解」需要,以及甚麼是我們希冀「被了解」部份、應該如何的「被了解」,那麼我們也會同理地知道他人「被了解」需要,我們也會知道他人希望「被了解」部份、應該如何的被「了解」,故此,「被了解」便是我們觀察的最根本動機。
  在我們的下意識當中,儘管再冷酷、再堅強的人,都有被關懷、被了解的需求。而這種了解並非一般的理解,而是一種超乎言語、亦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感知,而是在需求未萌之先,便已得到滿足的撫慰;一種包含全部的認同與共鳴。如同泰戈爾詩中所訴說的情境:在交會的那一剎那,在所有言語之先,僅僅一個微笑,她已如母親懷抱嬰兒般的寬容,涵融了一切。但是,倘若,我們仔細的分析這個情境,如同我們所理解的,「人的思想是無法做橫向的移植」註,「我們看事物的方式,受我們已知、相信的觀念影響,亦即我們受限於我們的已知與我們所相信的觀念,而只看到我們看見的,這是一種選擇性的行為,我們所看見的,先於我們的已知與觀念,卻無法被後者所涵蓋。」(註9)
  那我們如何能去圓滿的理解呢?其要旨乃在於擴大我們的已知與還原與相信的觀念-一個內省的功課,不假外求,亦即一個自我認知的還原、自我了解的圓覺表現,我們自我了解有多深,相對地,我們亦可以同樣的深度來理解他人,這般的涵融,事實上,是一個自我了解與另一自我了解的交相輝映。
  觀察的目的,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,從期待被了解的心理期待進而自我了解,並與他人交輝,我們可以用《莊子·人間世》說「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;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;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,唯道集虛,虛者心齋也。」(註10)我們相信,這是「觀察」的最終目的。
以一個Bodyworker或者Body-watcher而言,觀察的目的,乃在於對被術者的身體當下狀態的全然掌握,以及其在生活中對身體的使用方式與態度的了解,還原人們生活形態、勾勒出其生活的習性,並在施術的過程中,與之感同身受,如此,施作在他人身上猶如施作在自己身上,觀察的目的方算是極致。


註7
John Berger;陳志梧譯《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-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》;明文書局;p1
「看」先於語言,小孩子在會說話之前就已先會「看」與「辨識」。但是,看也在另外意義上先於語言。正因為「看」使我們可以在週遭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位置;我們用語言解釋這世界,但是,語言並不能取代我們週遭環境的事實。我們所看到的與我們所知道的之間有一個未定的關係。每個傍晚,我們看到夕陽。我們知道地球逐漸地由這個景象轉開。然而,這個知識、解釋從未與這個現象真正吻合。

註8
泰戈爾《漂鳥集·42》

註9
John Berger;陳志梧譯《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-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》;明文書局;p3

註9
《莊子·人間世》
原文:「顏回曰:敢問心齋?仲尼日:若一志;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;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;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,唯道集虛,虛者心齋也。」
顏回問「心齋」兩個字是什麼意思?孔夫子說「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,不要胡思亂想;等到念頭歸一之後,就用『聽』字訣,但不是用耳聽,是用心聽;這還是粗淺的說法,就深一層工夫講,也不是用心聽,而是用氣聽;到了這樣境界,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,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,心也不起作用了。氣的本質是虛的,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,只有『道』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,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,就算是心齋。」

沒有留言: